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“双百”方针,一般人可能以为是由主席提出,让陆定一执行的,而实际情况是它是由陆定一提出,而由主席拍板形成的。这在父亲诞辰100周年的纪念活动中,由新华社通稿报道和中央领导人讲话中,都指出是陆定一“积极推动并促成了”“积极推动形成了”党的双百方针,还原了它本来的历史面貌。毛主席是在第二年,即在1957年的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》一文中,才全面阐述了他对“双百”的观点。

1956年4月27日,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,讨论毛主席的《论十大关系》问题。在这次会议上,父亲脱开十大关系内容,专门就“关于学术性质、艺术性质、技术性质的问题,要让它自由,也即允许自由讨论”的问题,进行了专题发言。毛主席在第二天作总结发言时明确提出:“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,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,我看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。”随后在最高国务会议上,毛主席正式对外宣布,将“百花齐放,百家争鸣”作为党发展科学、繁荣文化艺术的方针。

中央并指示父亲在中南海专题向科技文艺界做了《百花齐放,百家争鸣》的报告,随后此报告又在“人民日报”全文登出。

1957年反右派以后,‘双百’方针形式上没有被废除,实际上很难执行了。毛主席又提出‘百家争鸣’实际上是两家,资产阶级一家,无产阶级一家。把“百家”变成了“两家”,把“学术争论”回归到“阶级斗争”,又被融入到阶级斗争范畴中。

关于“双百”方针的命名问题,还有个鲜为人知的故事。父亲曾两次向我回忆过,他说:(毛)主席非常赞赏这个促进科学和繁荣艺术的方针和建议,但取个什么名字呢?主席召集我和(陈)伯达等几个人,临时碰了一下头。(陈)伯达讲:主席对戏剧方面过去有个题词叫“百花齐放,推陈出新”,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学术争论叫“百家争鸣”,现在,取这两个“百”字,把它扩展到整个文化、艺术和科学领域,这个方针就叫它“百花齐放,百家争鸣”吧。(毛)主席听后拍案叫绝,说“好啊!”。主席又回过头问:(陆)定一,你是(建议的)提出者,你看怎样?我(注:指陆定一)说:很好!不愧是老夫子(注:中央同志内部称陈伯达为“老夫子”)。主席重复了一遍,讲:百花齐放,百家争鸣,双百,好啊!繁荣兴旺又吉利。我看,就这么定了!因此,“双百”的具体名称,又是由陈伯达提议的。对这一方针的具体名称,并未在“十大关系”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讨论过,而是在这次小型的、没有会议记录的“碰头会”上就决定了。陈伯达在回顾中,未提及这次碰头会,可能是由于他届时的处境(已成为“四人帮”分子)。但父亲讲:应该实事求是,要尊重历史。

主席和父亲都提倡“双百”,它们有什么区别呢?通过与父亲晚年的多次交谈,使我理解到,父亲认为学术问题和技术、艺术问题,具有“二元性”的特征,即它不仅有“社会属性”,是为社会、为阶级服务的,而且更重要的是它还有“自然属性” ,即有它自身的不同规律性和自然特性。父亲认为:对待“双百”方针,应采用“社会属性”和“自然属性”同时兼有的“二元论”理论来解释和执行,而不应采用否定自然属性或否定社会属性的“一元论”理论来指导。而在“二元论”中,自然属性又应是“第一性”的,社会属性则是“第二性”的、派生的、被决定的。马克思主义是唯物的,自然属性就是唯物的,是第一性的东西;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,是对社会的认识,它是第二性的。我们必须要尊重第一性的东西,不能片面地滥用第二性来否定第一性,扣上个“资产阶级”的帽子,就否定了一切的自然属性。父亲讲:当时卫生部一位主要领导曾提出“中医是封建主义的,西医是资本主义的,只有巴甫洛夫是社会主义的”,这就是“一元论”的观点,是在扣政治帽子。这怎麽行呢?不管中医西医,都是千百年经验和实践的总结,有它自身的规律,这就是“自然属性”。只要能治病,我们都应鼓励它发展,而不应去取消它、排斥它。

父亲讲:“在文革被关押的13年中,我对林彪、四人帮批判我的《反动鸣放纲领》(注:指陆定一的《百花齐放,百家争鸣》报告)进行了反思,13年的反思。我愈来愈意识到,对“双百”方针,应该用“二元论”来解释,而不能用主席“一元论”的思维来理解。在这一点上,可能我与主席的思想是不同的。”

父亲这一辈子,主要是管文教卫体宣领域,他希望以他的努力,至少能在这些范围内实现“百花齐放,百家争鸣”。父亲在“阶级斗争为纲” 的那种大政治环境下提出“双百”方针,提出要允许不同学术派别自由辩论,不要乱戴“政治帽子”,不要一派压一派,“要允许有独立思考的自由、有辩论的自由、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、有发表自己意见、坚持自己意见和保留自己意见的自由(即‘四大自由’) ”,“要允许不同学派的存在和新的学派的树立”,“要把学术和科学技术研究同政治问题严格区分开来”,父亲提出这些主张是十分不易的。

至今,建国初期的一些方针已经基本不提了,不再延用了,但“双百”方针仍是“先进文化” 、“科教兴国” 、“和谐社会” 和“科学发展观”中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针,被延续并发扬光大。

父亲在晚年时曾对我讲:“我国的政治民主化,还有待时日,我可能看不到了。但总希望在文化、学术领域能创出一个自由研讨,畅所欲言的较为宽松的政治环境,促其蓬勃发展。”这是他一生的理想追求。虽然这条道路会还很长很长,仍十分曲折,不可预见的。但毕竟陆定一是建国之后在我党文化艺术和科学领域,在这条道路上的探索和开拓的第一人。这是他的伟大之处。

我的父亲陆定一(4)

话题:



0

推荐

陆德

陆德

41篇文章 10年前更新

1942年6月生于延安,陆定一同志的长子。就读于哈军工和清华大学,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系电子技术专业。1967年至1973年,受“四人帮”迫害,被关押6年。曾任国家开发银行信息中心主任(局长)、金融机关党委委员。2002年6月,被国务院授予“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”。2006年2月,被授予“亚洲院士”。

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