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陆德院士

2011年5月28日 

于中国在这次“世界金融危机”中的经济复苏走势,我在08年年末的多次文章和讲学中就提出:

中国的经济由于存在着“地区差异”和“瀑布效应”,故只要大量投资,就能把GDP拉上去。但是,如若中国的“提振计划”不能真正去拉动消费,大量投资形成的产能过剩若不能被消费吃掉、消化掉,资金不能回笼形成二次投入,则我国的GDP既使上去了还会要再次掉下来,其复苏的轨迹将可能会呈现“W型”,而不是象一些权威学者所预测的“V型”。 

2009年初,又有德意志银行、中国社科院、国家发改委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、厉以宁、林毅夫等机构和著名学者们相继论述和提出了“W型”观点,都指出中国经济转型的根本是“最终消费”问题,如不关注和解决此问题,中国经济的复苏可能会出现“二次探底”。 

美国经济专家罗奇和国外机构(如中国欧盟商会)也认为:由于“中国增长模式的缺陷”,过量的“刺激措施将加剧产能过剩”,“中国今年(笔者注:指2009年)的经济强势将透支明年的潜在增长”(注:指2010年的经济増长最终要掉下来)。 

我在2009年8月6日的文章又强调指出,许多学者希望中国经济快速反弹(V型),这虽比较容易实现,但它的实际效果是更加重了结构失衡,最终的结果将是导致第二次的下滑,形成W型复苏轨迹。我写道:

关于中国经济的“复苏轨迹”,我在去年10~11月的讲学中就提出:如果这两年的消费拉动不能被有效提振,那么我国的经济复苏轨迹将可能呈“W型”,出现二次回落。今年1月以后,这一观点逐步被学术界接受。如今,“V型”、“U型”、“W型”、“L型”成为四种主要轨迹被广泛研讨。我以为,对于中国而言,只要去加大投资,肯定就能实现“V型”发展。但是,这种“V型”,是在“传统投资拉动”基础上的反弹;不是解决,而是更加深化了原投资拉动中的“结构失衡”矛盾。 

关于中国第一个“谷底”何时出现问题,我的判断是在2009年的第二季度。我在2009年8月的文章中写道:

    我在2009年1月至5月份的多次讲学中,曾反复强调:我不赞同之前一些主流学派者所谓“中国经济去年(注:2008年)年底已经触底”和“今年一季度经济已经回暖复苏”的两大论点,我认为这两种观点是对经济走向的一种误导。我坚持认为:中国经济在去年年底和今年一季度,都会处于下滑阶段(笔者注:这是由于刺激政策的“时滯效应”所决定的),中国经济的“谷底”,可能会出现在2009年第二季度。实践证明,这一分析和判断是正确的。

之后,我又多次论述了中国经济复苏轨迹呈“W型”走势的观点:

古人云,“病来如山倒,病去如抽丝”,我国经济的“V型”反弹,虽(有人称)“率先复苏”,但却不象“U型”反弹给改革和调整留出了充裕的时间和空间。如我们不能有效地提高消费拉动,产能过剩不能有效地遏制,“接力棒”不能及时跟进,则我们的GDP还会掉下来,形成两个“V型”,形成我去年底预测的“W型”轨迹,这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。明年GDP的“前高后低”,我们一定要密切关注低到2010年的哪个时点、多大降幅、是否能有效回升。(2009。11)

2010年我又指出:

有几个概念必须要清晰:

1、一些报刊和舆论说,这次(中国)经济的下滑是由于(世界)金融危机造成的。这个观点是错误的。正确的概念是,中国经济的下滑是由于内外的双重失衡(错配)造成的,中国自有它本身的内在问题。

2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,早在“九五”期间就提出,但十多年来见效甚微。只是到这次金融危机,方显得格外突出,急需解决。

3、中国30年来“粗放式”的增长模式已到尽头,宏观的调控理念必须要有个根本性的转变和调整。

4、转变的重点是产业的升级和消费力的提高。(2010。10)

我当然不愿意見到中国的复苏轨迹走“W型”,我主张应该实现“U型”的复苏轨迹。我在2009年6月9日和8月6日的文章中讲:

我主张中国的复苏轨迹,应努力争取实现“U型”复苏,以给改革和调整留出更大的空间和时间。GDP=7%和GDP=8%有什么本质性区别?为什么非要去追求高速度而不顾及其它呢?如果一味追求高速而不顾及综合均衡,中国的复苏轨迹极可能出现“W型”发展。这将是我们谁都不愿意看到的。(2009。8。6)

 从国家“保增长、扩内需、调结构”的目标来看,复苏轨迹呈“U”字型可能才是最好的选择。不要急于大幅反弹,“V”型搞不好,会变成“W”型,造成二次衰退。选择“U”字型,给调整结构和经济转型留出充足的时间和空间,随世界经济复苏的轨迹“同步”趋升,在消费被逐步拉升(虽不可能一步登天就成为主力)的同时,借“内、外”的“合力”来拉动中国经济。这样,我们付出的复苏成本和代价将是最低,而后期的轨迹发展又最坚实。在经济学中,这就是一种“看谁先眨眼睛”的博弈选择。(2009。6。9)

 

我并根据中国当时的状况,划出了示意图:

 如果在提振和回暖过程中,我国国内“消费要素”若没有被真正拉动起来,形成产能过剩,内需增长不能抵消外需萎缩的负面影响,则可能后期经济又会出现第二次下滑,而此时只有待欧美经济也回暖复苏,靠内、外消费的“合力拉动”,再使经济上升,从而使复苏的轨迹呈“W”型(如图)。而经济两次下滑的损失,将远大于一次下滑的损失。这一点,是要千万警惕的。

  如若是此种情势,我们不如延长“调整期”,不急于追求过高GDP速度,练好内功(转型和提拉消费),而待内、外“合力”去一起拉动GDP。

 这样所付出的成本和代价可能会更小些。

 

   图示:若提振经济中不能有效启动“最终消费”,其经济复苏轨迹很可能是“W”型。

我建议国家应该利用“内、外合力”,形成U型的复苏轨迹,以使成本和代价最低。至于“看谁先眨眼睛”博弈,是指在衰退期的解救过程中,谁率先全力抢救,谁肩付的成本和代价就最大;谁后出手,所付出的成本和风险就较小。

 

我在2010年3月的文章,对“W型”轨迹的出现提出了警示:

       从GDP“环比”分析,W型可能在2010年就会显现;

       从GDP“同比”分析,警惕W型在2011年成为现实。

 

至于我国何时从第一个“V型”顶点向第二个“V型”滑落?我在2010年10月的文章中写道:

    我预测,在当前状况下,我国第二季度、第三季度、第四季度、甚至到明年(注:2011年)第一季度的GDP,都将会是连续下滑的状态。这还刚刚触及到部分调整。

 

我们看到2009年至2011年第一季度公布的各季度GDP同比数据:

    2009年:6。2%;7。9%;9。1%;10。7%

    2010年:11。9%;10。3%;9。6%;9。8%

    2011年:9。7%;

从数据中可以看出,2009年第二个季度为第一个“V型”的反弹期,一直到2010年第一季度达最高点,之后便是连续几个季度的下滑,即进入第二个“V型”的滑落期。三、四季度虽有个0。2%的“小跳”,但无碍大局,后面一个季度又把它再次拉了下来。这些数据的变化,基本符合我的前期预测,已是连续四个季度在下滑,呈现出经济的第二次回落。

 

从目前的情况看,经济回落的态势可能还要继续延续下去。4月份我国工业増加值较3月同比下降1。4个百分点;4月份我国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増幅从3月的17。4%降至17。1%;4月PMI整体数据下滑,企业出现“去库存”迹象;5月PMI预览指数下降至51。1%,为2010年7月以来的最低值。这样看来,2011年的第二季度、甚至到第三季度,GDP都可能仍是下滑趋势。即,当前还没有到达第二个V的“谷底”。

 

至于何时能反弹,这就要看后期我国的货币政策是否反调,以及对CPI变化的控制状况。由于目前中国经济的増长主要还是靠资金拉动,故若政府为阻止三、四季度GDP继续再下滑,可能适度放松流动性,但是,这还要看CPI是否已被控制住。这的確是个“两难”的选择!

 

关于中国“W型”轨迹走势中第二个“V型”中的最后右侧曲线的变化态势,德意志银行马骏先生在2010年4月的文章中说:“我在2009年初时,曾判断中国GDP增长可能呈W型的复苏轨迹。现在看来,更为准确的描述应该是V+U型。”

 

我基本赞同马骏先生的观点和分析。

我要补充的一点是:从中国经济的全程来分析,中国经济的复苏轨迹可能是“V+U”型,但也有可能是“V+L”型,即后期的进程可能是U型,也有可能是L型。“L”型即是说,中国在后期的发展中,再不会有(或极少再会出现)两位数字的发展“高速度”,更不会出现2010年一季度“第一个反弹”中的11。9%的高峰了,它大致可能只在8。5%—9。5%左右的区间摆动。而若干年后(注:即走出这次经济危机以后),将可能会更低。

 

我这次写《再论》的目的,就是把以前我对中国这次经济复苏“V+V”(“W型” )的预判,补充完善为“V+U”或“V+L”型预测。说明在“后危机期”中,我国的经济复苏还有较长的路要走。它绝不是象一些学者在第一个V型达到高峰时就称中国经济已经“率先复苏”,“划上了一个园满句号”(注:因后危机的过程还没走完,怎么就得出结果了?);也绝不是象一些学者在第二个V型下滑时所称“经过两年的调整(注:指2008~2009年调整),目前中国经济进入了新一轮的繁荣期”,中国还有“持续30年(的)高増长”。

 

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地看待和分析中国的经济复苏状况,并尽可能中肯地得出判断。

话题:



0

推荐

陆德

陆德

41篇文章 10年前更新

1942年6月生于延安,陆定一同志的长子。就读于哈军工和清华大学,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系电子技术专业。1967年至1973年,受“四人帮”迫害,被关押6年。曾任国家开发银行信息中心主任(局长)、金融机关党委委员。2002年6月,被国务院授予“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”。2006年2月,被授予“亚洲院士”。

文章